中国足协今天下午召开职业联赛政策说明会,媒体人对于政策调整发表了观点。
主要调整包括:外援“上4报5注6累计7”;2020年1月1日之后签订的外籍球员年薪不超过300万欧;国内球员新签合同税前不含奖金顶薪不超过1000万元,国脚上浮20%;U21球员职业合同税前年薪不超过30万元(达出场标准则不受此规定限制)。
《南方都市报》记者丰臻:限薪如果是一种行业诉求,那可以,只是不理解国脚薪水上限上浮20%的理由。一方面批国脚只认钱,不愿为国效力,一方面又用金元奖励政策刺激国脚为国效力。所以到底哪个是正确逻辑啊。说到底,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是觉得要尽量让联赛和国字号撇清关系。实际上它就不应该有任何关系。
媒体人姬宇阳:U21限薪的这个出场标准的豁免补丁非常重要。当然,设置出场标准场次,我觉得更合理的方式是采取梯级标准!不要一刀切,看字面意思不达标年薪最多30万,达标就是上限1000万。假如某年轻球员再打两场将会达到不限薪的标准。俱乐部会不会找个理由对他短期雪藏呢?
媒体人潘伟力:U23新政出台时,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就没位置!U21限薪30W出台时,我好想我好想快点长大,长大后才有钱赚!
记者裴力:搞一大堆低水平外援,等于蒙面裸奔,还不如少而精。毕竟五个水货加在一起,都不如一个暴力鸟给中超带来的改变大。
媒体人大佬鸣:足协新政终于出台!比过去放宽外援注册、报名及上场的限制本是让联赛更精彩的好事,不过外籍新签球员薪水不超税后300万欧元,让很多高水平外援望而却步,毕竟中超要想请大牌来,不靠钱靠啥吸引人呀?再高阴阳合同?别忘了足协可说要严厉打击的!如此一来即便给多了名额,估计也用不上,经济实惠没好货。
《足球报》记者李璇:税后300万欧元,这个外援顶薪限额,未来中超引援没什么竞争力了,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看各个俱乐部怎么腾挪吧。
记者汤幸:外援税后300万欧能买到谁?
媒体人颜强:中超改革方案说明会,不是沟通会,大家理解接受就好。新签合同税前不含奖金不超千万人民币,奖金有没有约束?国脚有上浮20%的额度,国脚价值就更高了?外援薪资不超税后300万欧元、U21合同税前不超30万人民币,然后又有如达出场标准不受此规定限制……操作空间巨大,但真是难懂,俱乐部真不容易。
媒体人罗克:外援限制工资不能超过300万欧的,我只能说,无论中外,无论中超还是NBA, 都能有对策。只要总收入不变,工资只是收入的一部分而已啊。补贴算不算钱,高温补助算不算,租房补助算不算,出席公司活动算不算?代言算不算?多大的事,只要总收入达到预期就行了。不就是两张银行卡的事情吗?
澎湃记者宋承良:所有新政,我就想问一句:有人不遵守怎么办?
《天津日报》记者申炜:新政说是限薪,但增加外援人数以及税前一千万的条款,估计会让很多中小俱乐部苦不堪言,真没有那么高的投入。
《足球报》记者卢基琳:按照足协新政的意思,是不是外援还有6天时间可以不受薪资限制办理签约……
《体坛周报》记者向佟:新签外援年薪不得超过税后300万欧,外援2020年1月1日之后签订合同为新合同。今天是25号,距离外援限薪期限还有6天,该签约签约,该续约续约,都抓点紧吧…
《大连日报》记者叶明睿:就300万这个限制,大连敢把卡拉斯科放走吗?若把卡拉斯科放走,就意味着新来的外援最高跟博阿滕差不多,注意,是最高…
《足球报》记者贾岩峰:中超外援这样限薪,大连还要不要放卡拉斯科走,这真的得好好思考一下了。放走的话再想选这么好用的,现行政策下基本不可能了。
(小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