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体育·新闻
复盘皇马:立体式进攻的光彩抵不过三分钟的黑暗
来源:admin 2019-11-27 12:51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如果把比赛最后十分钟删除,皇马本场的表现无疑是值得称赞的,齐达内也在用人和战术布置上完胜图赫尔。但就是那么3分钟的时间,让皇马全场的努力功亏一篑。上半场皇马利用阿扎尔强势的进攻影响力,用进攻的方式补上了马塞洛身后的防守漏洞,并且在下半场输出了立体感极强的整体进攻。就当皇马即将拿下比赛的时候,巴尔韦德下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突然显现,再加上后防线注意力不集中,皇马在三分钟内连丢两球错失好局。

欧冠-本泽马双响姆巴佩破门 巴黎连追两球2-2客平皇马

双方出场球员:

皇家马德里:13-库尔图瓦、2-卡瓦哈尔、4-拉莫斯、5-瓦拉内、12-马塞洛、8-克罗斯、15-巴尔韦德(76'10-莫德里奇)、14-卡塞米罗、22-伊斯科(82'27-罗德里戈)、9-本泽马、7-阿扎尔(69'11-贝尔)

巴黎圣日尔曼:1-纳瓦斯、14-贝尔纳特、3-金彭贝、2-蒂亚戈-席尔瓦、12-穆尼耶、6-维拉蒂、5-马基尼奥斯、27-盖耶(46'10-内马尔)、7-姆巴佩、18-伊卡尔迪(75'19-萨拉维亚)、11-迪马利亚(75'23-德拉克斯勒)

1.姆巴佩强势冲击,皇马左路屡被击穿

比赛伊始,客场作战的大巴黎率先发力。姆巴佩所在的右路非常强势,连续瞄准马塞洛身后的空间进行冲击。                                                                

首发马塞洛肯定是要加强进攻的,但老问题还是那样。一旦马塞洛攻上去,身后的空间势必会被巴黎利用。况且开场阶段占据巴黎右侧的是冲击力极强的姆巴佩。图中回合,大巴黎反击中根本看不到马塞洛的身影,姆巴佩一人吸引了卡塞米罗和拉莫斯的双人防守,使得穆尼耶获得了内线继续向前的机会且几乎成功的直塞给伊卡尔迪。

图赫尔开场阶段的布置非常有针对性。当然,皇马不是没遇到过类似情况,但姆巴佩的能力显然太强了,并且身后的穆尼耶还能给予其极大的支持。图中回合,穆尼耶面对马塞洛的回防,非常轻松的就送出一脚身后球,直接打到了拉莫斯身后。拉莫斯已经奋力回追,但依旧跟不上姆巴佩的速度。如果不是最后的传中和伊卡尔迪的抢点没对上节奏,皇马的大门就将受到威胁。

甚至,皇马险些为左路的防守不足付出红牌的代价。虽然图中回合是因为大巴黎对马塞洛犯规在先而取消了库尔图瓦的红牌,但不可否认的是,皇马的整个中后场已经被大巴黎两脚身后球完全打穿,形势岌岌可危。

2.阿扎尔为皇马撑场,皇马以攻代守堵住左路漏洞

开场阶段大巴黎的右路进攻的确是咄咄逼人,但幸好皇马在较早的时间就完成了进球。皇马给出的对策,是以阿扎尔稳定的持球推进和阵地进攻影响为基础,以攻代守,“堵住”左路防守的漏洞。

好在皇马很快取得了进球,这极大程度化解了开场之后的不利局面。进球回合中,表面上是皇马打出了强力的守转攻,巴尔韦德从右路参与进攻为伊斯科和本泽马创造了机会。但如果再深层次的分析呢?

把进球回合往前推,可以看到此次进攻的发起,是从阿扎尔后场的接应、持球、摆脱与转移开始的。也就是说,在皇马真正起速开始反击之前,是阿扎尔的稳定操作,保证了皇马后场处理球的稳定性和进攻的连贯性。

在对阵皇家社会的比赛中,就已经提到过阿扎尔稳定的持球和极强的结合球能力,这种综合素质是现阶段最值得皇马依仗的进攻推进力量。

当皇马能够推进进攻之后,来到前场阵地战,阿扎尔的进攻影响力依然非常明显。图中看到,当阿扎尔持球来到左路时,吸引了大巴黎三名防守队员对其进行集中围剿。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连大巴黎的两名中卫席尔瓦和金彭贝的视线,也在关注阿扎尔。这个画面就能看出,阿扎尔的进攻影响力有多么巨大。

即使面对三人包夹,阿扎尔依然能够稳定控球并且转身摆脱将球送到中路。由于大部分的防守精力都被阿扎尔吸引,大巴黎的中路防区明显放空。克罗斯可以在中路游刃有余的接球调整并完成打门,且并未有对手上前封堵。

这就是齐达内给出的对策。马塞洛照常进攻,拉莫斯照常补漏,但皇马更多是依靠提高左路进攻的稳定性和效率,以攻代守的对抗巴黎左路进攻。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大巴黎在明显尝到开场后姆巴佩猛攻右路的甜头时,却在剩余的时间内将姆巴佩换到了左路,这也客观的为皇马左路防线减轻了压力。

3.胜利在望却遇“黑色三分钟”

进入下半场,皇马进一步加强了进攻,进攻端立体感十足,并成功扩大了比分。没想到就在皇马准备收获胜利的时候,突如其来的“黑色三分钟”让球队只能带着一分结束比赛。

下半场开始,皇马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且立体感和整体性非常强。图中回合看到,这次进攻由阿扎尔横向带球至右路开始,随即与拉边的巴尔韦德打出二过二。阿扎尔倒三角传到中路,经过本泽马和伊斯科的转接,再回给左路跟进上来的马塞洛。虽然马塞洛最后的传中被封堵,但皇马已经完成了覆盖整个前场的进攻。

皇马之所以能打出立体式进攻,很大程度与齐达内本场比赛的排兵布阵直接相关。首先看整体站位,皇马没有沿用联赛中的433,而是类似平行站位的442。卡塞米罗和克罗斯双后腰居中,巴尔韦德和伊斯科成为左右边前卫。

但这个看似442的平行站位,有着多种跑位变化:

(1)当卡塞米罗横向覆盖腰位的时候,克罗斯可以前提,在进攻中更好的把控弧顶位置的空间,伺机远射;

(2)给予巴尔韦德充分上下往返的空间,一方面可以在克罗斯压上来不及回撤的时候协助卡塞米罗做好防守,另一方面可以大胆的前插参与进攻。要知道,进攻端巴尔韦德的体格优势非常明显;

(3)伊斯科是自由人角色,可以任意游走,既可以中路接应,也可以中路压上;

(4)阿扎尔和本泽马可前插,可拉边。尤其是拉边时,可以为伊斯科腾出向前的空间;

(5)还有随时伺机而动插上进攻的马塞洛...

整个中前场一盘活棋,皇马的立体式进攻基础就搭建完成了。

图中回合是一次很好的整体进攻代表。回合中,本泽马和阿扎尔双双拉出,既在肋部打出了人数优势,又为伊斯科腾出了小禁区跟进打门的空间,非常精彩。

在魔笛出场之后,皇马在前场的控制力来到空前的状态,进球几乎就是大势所趋。图中回合,魔笛在右中场位置控住球权,经中路转接后马塞洛跟上完成传中。经过魔笛的控场和中路的转接,大巴黎的禁区防守已经完全混乱了,如此轻易的漏掉了后点的本泽马。

2:0,皇马两球领先!作战作战,比赛还剩10分钟,比赛稳了!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比赛没有悬念的时候,皇马中后场的隐患开始爆发。就是这短短的三分钟,让皇马全场比赛的努力付之东流。

大巴黎第一个进球中,显然瓦拉内和库尔图瓦没有形成默契。但作为一名速度不慢的中卫,瓦拉内面对对手的传中并没有及时的加速赶在门将出击之前拦截,甚至大有把球直接让给门将之势,而这种选择显然也误导了库尔图瓦。当两人最后都选择去处理球时,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撞车。

大巴黎第二个进球,就是巴尔韦德下场后的副作用。不可否认,魔笛出场确实使皇马对于进攻的控制来到极致状态,但球队同样缺少了足够的中场对抗和转换阶段的体格保护。或许图赫尔把内马尔安排在10号位,等的就是皇马中路空虚的时刻。回合中可以看到皇马的退防十分凌乱,毫无层次。当对手完成传中,中路的退防也瞬间戛然而止。

赛后:

1.努力了大半场,却倒在了最后阶段。物极必反,在足球场上同样是这个道理。当进攻压制和进攻兴奋点都来到最高点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后防线的松动和注意力不集中,而这也是皇马的老问题了。

2.一场2:2,库尔图瓦和纳瓦斯,到底谁赢了?

比赛复盘:战术精华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