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体育·新闻
请还给他们一座真实的冠军,和一片纯粹的绿茵
来源:可乐鸡翅 2017-08-04 17:21

近日,湖南卫视经视频道《经视焦点》栏目报道的一则新闻引发了广泛热议——在长沙本地的一场“世幼杯”幼儿足球赛中,最终的冠军却并非决赛的胜利者,而是一支在网络人气评比中获得点赞数最高的队伍。

策划1.jpg

参加这次比赛的都是3-5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在经过了几番对决之后,省三幼一队赢得了决赛,但冠军奖杯却颁发给了另一支根本没有打进决赛的队伍。根据主办方的解释,比赛规则在赛前就早已写明,冠军将由点赞数量来决定,此举意在“淡化足球比赛的竞技性,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当中”。

然而,如此“奇葩”的规则无疑令许多家长愤怒不已,一位家长激动地表示:“我的孩子等这个奖杯都等了一年了,去年我们拿了冠军,他们连奖都不发。结果这次他们又告诉我们,点赞率第一的队伍才能拿冠军,点赞是什么东西?点赞就是网络刷票,是每个人都可以去操作的!”

看吧,多么富有“中国特色”的冠军!

试想——倘若当今国际足坛也奉行此项规则,中国队勇夺世界杯的那一天,还会遥远吗?

在各路网友的评论中,笔者也看到了少数吃瓜群众表示了对于主办方的理解并称:“足球本来就是游戏,应该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况且这只是一场幼儿园的游戏,不应该把输赢看得太重要”。

请恕我直言,敢堂而皇之说出这番言论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其一,足球的确更该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但足球并不像他们所言的那样“本来就是游戏”。如果你有幸曾见证过绿茵场的英雄叹、壮士殇、勇者憾、男儿泪,就会明白足球的魅力,绝不在于仅仅是“从游戏中获取短暂的快乐”。足球最大的魅力,在于绿茵场内外那一个又一个瞬间对于我们真实生活的映射,而这种感受,唯有当你全力拼搏过后方能体会。

其二,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足球场的冠军归属,从来应当、也必须是由真刀真枪的胜负来决断的,而不可能草率地将冠军交给所谓“人气”左右。既然主办方声称举办比赛是希望鼓励更多的孩子们去享受足球的快乐,那么何不专门设立一项“最高人气球队奖”?相信这一奖项的设立完全可以被广大群众所理解,但若是直接将“人气最高”与“冠军”划上等号,岂不是沦为天大的笑柄?

策划2.jpg

由此不禁联想起笔者在大学校园时代耳濡目染的一段亲身经历——众所周知,无论职业足坛亦或在业余足球圈内,“金靴奖”由进球数决定、“金手套奖”由门将失球数决定本就无可厚非。然而,遥想当初大学联赛赛季末评选金手套奖时,学校足协向来无视按丢球数评选的这一规则,而往往是按照组织者意愿来将该奖项授予特定人选,美其名曰“官方评选”而出,如此“钦定”,也颇是令人啼笑皆非。

而在这起“点赞夺冠”事件中,按照主办方所言,设立的比赛规则是意在让孩子们“淡化足球比赛的竞技性”,但我上了这么多年学,似乎却也没见几所学校敢在成绩上淡化学生之间的竞争性吧?照这个理儿,教育局是不是也应该推行高考改革,以后让网友们给每位考生的答卷点赞,最后按点赞数排名来决定录取的人选?

足球需要竞争性,竞技体育需要竞争性。作为组织者,应当做的是通过正确的疏导方式让参与其中的孩子们亲身体验竞技运动的真实,借这项运动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去享受足球带给自己的超越胜负之外的快乐。而通过点赞数决定冠军之举,在笔者看来并非淡化了竞争性,而是人为地“掩盖”了竞技体育的残酷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亲身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的经历,会在那些青春懵懂的孩子心中种下一株萌芽,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绽放出属于他们那一代的希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会自此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但我想,他们中也会有一些人,由此渐渐热爱上足球,正如当年的你我一样,而从这项运动中所感悟到的情感与精神,对于他们今后成长的道路,或多或少也能有所裨益。

策划3.jpg

请别用那些你们自认为高明、实则是在掩耳盗铃的手段去扭曲足球的本质。

请还给他们一片纯粹的绿茵场,请还给他们一个真实拼搏而来的冠军。

(文 BY 可乐鸡翅)

打开新英体育APP,提升三倍观赛流畅度